当前位置: 首页 » 行业资讯 » 行业视点 » 正文

纸媒唱衰,《三联生活周刊》缘何高调扩张?

发布日期:2017-03-07  来源:智通财富网
核心提示:在纸媒日子很不好过的愁云惨雾中,《三联生活周刊》为何活得如此滋润呢?我以为,其致胜之道,在以下3招。

  近日上网,看到《三联生活周刊》一则招聘启事,公布了调查记者、商业报道记者、新媒体编辑、电商运营、活动策划等一大批招聘岗位。

 
    启事不无得意地写道:“容一向低调的我们小炫耀一下,在纸媒被唱衰的大势下,我们的订阅户反倒逆势上扬!”
 
    在纸媒日子很不好过的愁云惨雾中,《三联生活周刊》为何活得如此滋润呢?我以为,其致胜之道,在以下3招。
 
    一是专。《三联生活周刊》的读者对象,是有闲、有钱的知识分子(此为老詹归纳,与杂志无关)。
 
    有闲——才会有时间和闲心去阅读这样一份既无热闹小道消息,又无明星八卦趣闻,文章大都比较长的厚重杂志。
 
    有钱——才会舍得每周掏出15元、每月拿出60元、每年掏出几百元去订阅这样一份既不可充饥又不能御寒,只可纯然精神消费的杂志。
 
    知识分子——才会不是单单因为认识几个汉字而买本杂志随便翻翻,他们需要的是,从汉字背后读出新的知识,读出不同韵味,读出一点人生真正的真谛。
 
  正是吃准这一定位,《三联生活周刊》的栏目设置和文章选择,表面看,似乎有些花花绿绿,杂乱无章,但是细一琢磨,全是冲着这些个“有闲、有钱的知识分子”来的。比如,其中的“经济、文化、音乐、电影”,以及“思想、书评、专栏”等栏目,差不多都比较有文化品位,写得很对这些读者口味。
 
    二是精。作为一个搞了多年文字工作的人,老詹不得不承认,《三联生活周刊》的文章写得非常精心,虽然有多高水平,见仁见智(毕竟作者还是年轻人居多),但其精益求精的精神,从字里行间还是完全读得出来的。
 
《三联生活周刊》的精,还体现为舍得用极大篇幅去精心打造封面专题。比如,卡斯特罗去世后,杂志不惜版面,从36页直到105页,用了整整70个页面去做专题!
 
    互联网时代,纸媒一大优势是做深、做精。必须做背景,做专题。这道理,谁都晓得,也都在说,但哪家纸媒又能像《三联生活周刊》这般,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去付诸实践呢?
 
    三是高。所谓高,是指在知识分子这一读者对象中,《三联生活周刊》选择的是高端而不是低层知识分子。这从其选题即可看出端倪。
 
    当社会发生重大新闻事件时,《三联生活周刊》会利用其资料及人才优势,尽快制作新闻专题。但社会哪可能每周发生重大新闻?此时,到底做些什么呢?《三联生活周刊》选择的傅雷专题,茶道专题,莎士比亚专题等,显然就是为其高端客户所准备的精美菜肴了。
 
    当然,高端人群也有七情六欲,再高端的人也得吃喝拉撒,所以,在选择高端选题的同时,《三联生活周刊》也会把股市、肥胖、糖尿病、电影票房等高低端人群都感兴趣的内容作为封面专题,精心做深做透。这是其聪明不死板之处,也是一个每年必须出版50多期的新闻周刊比较现实的选择。
 
    《三联生活周刊》的成功实践,不但可供正苦苦挣扎的同行学习,而且也让我们看到一个令人欣慰的苗头:互联网并非一定就是纸媒终结者。只要路子对头,纸媒一样大有作为!
 
 
[ 行业资讯搜索 ]  [ ]  [ 告诉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关闭窗口 ]

 
0条 [查看全部]  相关评论

 
 
返回顶部